标王 热搜: 加盟  中小企业推广  建材  服装  餐饮  互联网  企业营销  创业项目  网络推广  互联网创业找项目 
 
瓷爱品牌招商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创业资讯 » 创业宝典 » 创业人物 » 正文

从蹬三轮,50岁开始卖汤圆创业,靠这类挣到31亿资产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5-05-19  作者:365加盟网  浏览次数:712
核心提示:美国有个传奇的创业人士,他5岁丧父,14岁辍学开始流浪,66岁时拿着几百美元的社会福利金,开着一辆破汽车,向餐厅提供他研制的一种炸鸡配方,88岁时才获得成功。...

美国有个传奇的创业人士,他5岁丧父,14岁辍学开始流浪,66岁时拿着几百USD的社会福利金,开着一辆破汽车,向餐厅供应他研制的一种炸鸡配方,88岁时才获得成功。

这个人就是肯德基的开创者山德士上校。

  中国也有个传奇的创业人士,他50岁时,辞去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的职务,蹬着三轮车卖起了自己研制的速冻汤圆,现在,73岁的他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速冻食品的开创者。

这个人,就是郑州三全食品公司掌门人陈泽民。

  01  少年磨炼积聚生活财富  一个人在幼年、年轻人年代遭到的磨炼,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。

陈泽民说,小时候勤工俭学和年轻人时的艰苦劳动,造就了我不怕吃苦的性格特点,并且让我深深地认识到:只有通过劳动,才能创造财富。

  陈泽民3岁起就跟随身为炮兵专家的爸爸过着随军生活,辗转各地。

从小开始,陈泽民就借助课余时间勤工俭学。

10岁时,和同学们一块到电影院、戏院里,捡烟头、废品卖钱,支援抗美援朝。

上初中时,学校倡导勤工俭学,陈泽民掌握了理发。

周末,他就背着书包带上理发工具,到农村给农民理发。

他还和同学们一块出去打小工,泥瓦工、装卸工他都做过。

到处找活干,培养了他联系业务的能力,通过劳动,他更学到了技能。

  02  革新兴趣决定成功命  陈泽民从小就是个无线电喜好者。

从矿石收音机到真空管收音机,再到后来的半导体收音机和电视机、录音机、录像机,他都能组装和修理。

高中时,他借助理发推子的用法原理,帮农民制作了一台收割机模型。

  1965年,陈泽民从医学院毕业,主动需要到四川工作。

在工作中也搞了不少创造创造,还被评选为科技标兵。

1979年,陈泽民调回郑州第五人民医院工作。

当时单位里有一台价值几十万元但被水淹后报废的大型X光机,陈泽民硬是借助几个星期的空闲时间把它拆开维修好了。

他甚至还仿照在北京展览会上看到的一台日本产的洗衣机,制造了当时郑州第一台土造洗衣机。

1984年,陈泽民被调到郑州第二人民医院当副院长。

但他在空闲时间还是总想干点什么。

1989年,陈泽民和爱人借了1.5万元办起了三全冷饮部,专门经营软质冰淇淋。

第二年,冷饮部用陈泽民自制的设施制作、批发郑州当时惟一的夹心冰淇淋,买卖很热门。

可是每年十月之后,冷饮业进入淡季,冷饮部几十个工人就不了解做什么好。

  在四川的十几年里,陈泽民和爱人向当地人掌握了做汤圆、米花糖等特点食品。

回郑州将来,节日,陈泽民夫妻都要做很多汤圆送给亲戚、朋友尝鲜。

品尝过的人,无不交口称赞。

这个时候,陈泽民想起来有一年冬季到哈尔滨出差,见当地人包饺子一次包不少,吃不完就放到户外冻着,于是他突发奇想:  饺子能冻,汤圆也应该能冻,自己家做的汤圆冷冻起来拿到市场上卖,一定会受青睐。

而且冷冻可以解决长期保鲜的难点。

  3个月后,从材料配方到制作工艺程序,从单个粒重到包装排列,从包装材料到包装设计,从营养、卫生到生产、搬运等等,陈泽民拿出了整体的设计,做出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,并先后申请了速冻汤圆生产创造专利和外形包装专利。

1990年下半年,电视剧《凌汤圆》在中央电视台热播,陈泽民立即给刚刚研制出来的速冻汤圆取名字为凌汤圆,并在第一时间注册申请了凌、三全凌、三全商标。

现在,小小的汤圆已经为陈泽民带来了数以亿计的财富,更为中国开创了上百亿元的速冻食品市场。

  03  跋山涉水闯出一片天地  创造出市场上与众不同的商品,成功的大门向陈泽民打开了。

但,怎么样让企业和顾客同意?下了班,年近五十的陈泽民蹬着三轮车开始营销推广商品。

他拉着燃气灶和锅碗瓢盆,到市内的副食品商店,现场煮给人家品尝。

1990年12月底,陈泽民把速冻汤圆拉到了郑州非常有知名度的一家副食品商场。

商场负责人在尝了三全凌汤圆后,半信半疑地答应先进两箱试一试。

他又拜访了郑州的几大商场,也争取到了送两箱试一试的待遇。

然而,第二天,经理们就期望陈泽民长期很多供货。

  那年新年前,陈泽民去北京开会,他携带速冻汤圆模型到了西单菜市场。

经过耐心解说,商场负责人赞同进两吨来试销。

结果会还没有开完,商场经理就打来电话,让他以最迅速度再送来5吨。

此后,陈泽民先后在西安、太原、沈阳、济南、上海等中心城市打造了销售途径。

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发展,陈泽民认识到速冻食品将成长为一个庞大的产业,便于1992年5月离职下海专心卖汤圆,并开始组建三全食品厂。

  当时,一套进口的速冻机需要1000多万元,国产的也得100多万元,陈泽民就自己买材料,自己设计制造,硬是建起了当时国内第一条速冻汤圆生产线,正式走上工业化生产的轨道。

1992年下半年,陈泽民把生产管理交给家人,一个人开着一辆4000元买来的二手旧面包车,拉着冰箱、锅碗瓢盆、燃气灶,到全国各地现煮现尝地跑营销推广。

在陈泽民看来,这是一段很艰辛的历程。

可就是用这种最笨的办法,三全凌汤圆在全国各地的市场飞速打开。

1993年起,三全的日产量达到了30吨。

  04  苦练内功,永保行业领先  因为市场形势好,1995年前后,全国出现了很多仿制三全凌汤圆的企业。

这个时候,陈泽民审时度势,决定舍弃对同行侵害自己专利的追究。

他说:  速冻食品是个技术门坎非常低的行业,专利官司打不胜打,耗费精力得不偿失。

中国的速冻食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,仅靠一个三全是没办法满足巨大的社会需要。

国外的速冻食品工业比大家先进得多,你挡住了身边的同胞,也挡不住其他人登陆上岸,与其让国外企业势如破竹,倒不如当地同胞齐心协力,把市场飞速做大,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有肯定抵抗力的民族速冻产业。

而我要做的,就是苦练内功,永远维持领先的地方。

  也就是从1995年起,三全的进步速度明显加快,并且愈加快。

  回顾创业的道路,陈泽民觉得,一自主创业的目的可以非常远大,但都要从小处一点一点做起。

  温州人为何那样厉害,就由于不论是纽扣、拉链、打火机,还是皮鞋、马桶、厕纸,人家都能把它进步成一个大的产业。

就连在街头擦皮鞋,温州人都能把它搞成一个个连锁店,创出一个大的事业。

 
关键词: 创业故事
 
[ 创业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 
就要加盟网 - 招商加盟,加盟好项目,小本创业,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